一、政策变化要点速览
(一)最低限度规则变化
(二)中国进口商品关税调整
(三)加拿大和墨西哥相关关税及监管动态
二、对亚马逊卖家的多维度影响
(一)成本显著增加
- 关税成本攀升: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卖家,关税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例如,进口价值 600 美元的蓝牙耳机的卖家,以往在 800 美元的最低限度门槛下无需缴纳关税,现在则需要缴纳 10% 的一般关税(60 美元)以及 7.5% 的第 301 条关税(45 美元),每批货物的成本新增了 105 美元。
- 物流成本上升:海关清关时间的延长,不可避免地导致供应链延迟,特别是对于易腐坏或时效性强的商品,影响更为突出。汽车零部件、保健品和食品等品类的卖家,还可能面临额外的合规成本、繁琐的文件准备工作以及严格的审计流程。
(二)利润率明显下滑
- 第三方卖家困境:依赖中国供应商的第三方卖家,在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若提高产品价格,可能会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进而影响销售额;若不涨价,利润空间又将被严重压缩,经营陷入两难境地。
- 第一方供应商压力:直接向亚马逊供货的第一方供应商,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压力。因为亚马逊通常要求他们承担与关税相关的成本,这使得供应商的利润率受到严重挤压,可能需要重新与亚马逊协商合同,以寻求成本转嫁的途径。
(三)合规风险急剧上升
- HTS 代码准确性挑战:转向强制性的 10 位数字 HTS 代码,极大地增加了商品分类的复杂性。一旦出现误分类,卖家可能会面临基于产品价值的高额罚款,这对卖家的报关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 强迫劳动合规审查加强:CBP 对供应链的审查力度不断加大,在强迫劳动合规方面,若卖家未能遵守海关法规,疏忽违规可能被处以 1 万美元罚款,故意违规罚款可高达 10 万美元。
三、卖家应对策略指南
(一)精细审查关税分类
- 咨询专业人士:进口专家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协助卖家合法地对产品进行重新分类,从而降低关税成本。例如,Honu Worldwide 提供免费的产品审计服务,帮助卖家挖掘潜在的重新分类机会,为卖家节省成本提供专业支持。
- 评估原材料:不同原材料的关税率存在差异,卖家可以通过仔细评估和合理调整原材料,寻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这需要卖家对原材料市场和关税政策有深入的了解,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 考量原产国:改变产品的制造国家,有可能为卖家带来降低关税、提高利润率的机会。卖家可以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供应链稳定性、当地政策等多方面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制造国家。
(二)多元布局供应链
- 转移部分生产:卖家可以考虑将 30%-50% 的生产转移至越南、印度等替代市场,以分散风险,降低对单一供应源的依赖。在转移生产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基础设施等因素,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 利用优质资源:SPS Commerce 的零售网络提供经过审查的美国制造商资源,卖家可以借助这一平台,简化供应链运营,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这为卖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有助于优化供应链布局。
- 合理库存缓冲:在关税生效前,适当囤积畅销产品,建立库存缓冲,能够帮助卖家在政策调整的初期保持市场供应,创造竞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库存管理要合理控制成本,避免过度囤积带来的资金压力。
(三)优化订单履行策略
(四)灵活定价应对波动
- 动态定价策略:根据实时关税更新和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及时调整产品定价,能够使卖家在关税波动的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这需要卖家建立灵活的定价机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
- 分层捆绑销售:提供批量折扣,实施分层捆绑策略,既能抵消单位成本的增加,又能提高平均订单价值。这种销售策略可以吸引更多客户,增加销售额,同时缓解成本压力。
(五)自动化合规流程
- 借助分类工具:AI 驱动的 HTS 分类工具具有高精度的关税分类能力,能够有效防止因误标记而遭受处罚。卖家可以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工具,提高报关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合规风险。
- 审计供应商合规:对供应商进行 ISO 认证审计,确保其遵守强迫劳动法规,能够保护卖家免受进口禁令和业务中断的影响。这要求卖家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与合规的供应商合作,保障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 跟踪政策动态:积极跟踪贸易谈判和关税豁免信息,能够帮助卖家及时调整定价和采购策略。卖家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机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