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亚马逊官方发布了一则最新通知,具体的通知的内容如下:
自2025年3月10日起,亚马逊物流将更新赔偿政策。主要变化如下:
1. 赔偿标准更新
先前,赔偿标准依据销售价格而定,现予以更新,按照产品的制造成本执行。 通知中明确指出:制造成本系指卖家从制造商、批发商或转销商处购入商品时所支付的成本价格。
所谓采购商品的成本,即我们日常经营中所讲的进货价格,此后的赔偿将以此为依据进行核算。倘若您属于工厂型卖家,也就是商品的制造商,那么此处所指的成本则为您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成本。
随后,亚马逊又进一步补充说明:此制造成本明确不涵盖产品的运费、处理费、关税以及任何其他形式的费用。这一补充条款,无疑将除制造成本之外的各类成本全部排除在赔偿核算范围之外,使得赔偿标准更加清晰、明确,仅聚焦于产品的制造成本本身,避免了因其他费用的混入而导致的成本核算混乱,为后续的赔偿事宜提供了更为精准、纯粹的计算依据。
2. 如何精准确定制造成本
亚马逊给出了两种用以确定产品制造成本的途径:其一,由亚马逊方面协助卖家进行成本估算;其二,卖家自行在后台录入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数据,以此作为确定成本的依据。
在亚马逊协助估算制造成本的情况下,其估算方式与以往类似。具体而言,亚马逊会依据其他卖家所提供的制造成本相关数据,或者参考批发渠道中销售的同类产品的价格数据,来完成对制造成本的估算工作,从而为卖家提供一个大致的成本参考数值,以用于后续的业务流程和决策制定。
若由卖家自行提供制造成本数据,亚马逊已在卖家后台设置了相应的输入路径。不过目前该路径尚未建设完善,尽管后台中相关按钮已呈现,但暂时无法点击进入操作。卖家需等到明年 1 月,方可点击此按钮进入设置页面,进而自行录入制造成本数据,以满足亚马逊对于产品制造成本确定的要求,确保后续业务流程的顺利开展,特别是在涉及产品赔偿核算等关键环节时,能够依据准确的成本数据进行处理。
3. 赔偿机制维持原状
当遭遇丢件情况时,赔偿机制依旧维持原样,即卖家无需主动提出赔偿申请,亚马逊将会自动针对丢件事件进行赔偿处理,整个流程与以往相同,旨在为卖家提供便利和保障,减少因丢件而造成的损失和繁琐操作,确保卖家的权益得到及时且有效的维护,使卖家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的拓展与运营,而无需为丢件赔偿事宜过度操心。
从表面上看,亚马逊针对丢件的自动赔偿机制似乎颇具优势,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部分丢件发生后,卖家翘首以盼,却始终未能等来亚马逊承诺的“自动赔偿”。在经历漫长等待无果后,卖家最终仍不得不自行提交赔偿申请,这无疑耗费了卖家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给卖家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衷心期望亚马逊在后续的运营中能够对这一问题予以重视并加以改进,真正将自动赔偿机制落到实处,切实保障卖家的合法权益,提升卖家的整体体验,从而营造一个更加高效、可靠、公平的交易环境。
4. 聚焦于买家下单前之产品
在通知开篇,亚马逊便明确指出:关于买家下单前出现丢失或残损情况的产品,其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将遵循特定规则执行。随后,亚马逊还补充说明了另一种情形,即对于买家下单后发生丢失或者残损的商品,其赔偿金额的计算则继续沿用以往的标准,按照商品的销售价格来进行核算,以此区分不同阶段商品损失的赔偿计算依据,确保在各类情况下都能有清晰、合理且明确的赔偿规则,保障买卖双方的合法权益。
此次赔偿政策的调整范围仅涵盖买家下单前的商品,确切地说,是尚处于 FBA 仓库中的商品。自明年 3 月 10 日起,若这些存放在 FBA 仓库的商品出现丢失或毁损的情况,其赔偿将依据新的制造成本标准来执行,而不再沿用以往的赔偿方式,这一变化旨在进一步规范和优化 FBA 仓库商品的赔偿机制,使赔偿金额的计算更加贴合实际成本与运营情况,为相关方提供更为合理、精准的风险保障与经济补偿措施。
此政策对于卖家而言,其影响程度难以简单地用“大”或“小”来概括。但其最为关键的影响在于,卖家最终所能获取的赔偿数额相较于以往有所减少,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卖家的利润空间以及应对风险的能力,可能促使卖家重新审视其库存管理、成本核算以及与平台的合作策略等方面,以更好地适应这一政策变化带来的经济冲击和业务调整挑战。
不妨设想这样一种情境:倘若你有一批货件,历经漫漫旅途后顺利送达亚马逊的 FBA 仓库,可谁能料到,在仓库完成接收,而产品尚未售出的这段期间,这些产品竟然离奇失踪,遍寻不着。那么在此之后,你所能得到的亚马逊的赔偿标准,相较以往,极有可能会大幅降低。这意味着你所遭受的损失在赔偿层面无法得到如以往那般充分的弥补,可能会对你的资金回笼、成本控制以及后续的业务布局等诸多方面产生不容忽视的连锁反应,使你在运营过程中不得不更为谨慎地考量各种潜在风险以及应对之策,以尽量降低因这类情况而导致的不利影响。
曾经的赔偿计算依据是销售价格,如今却变更为制造成本,虽只是区区两个字的更迭,然而对于卖家而言,这一细微变化背后却潜藏着巨大影响,意味着诸多费用的悄然沉没。以往按照销售价格赔偿时,卖家尚可在一定程度上覆盖包括生产成本、运输费用、预期利润等在内的多项开支,如今按照制造成本核算赔偿,那些原本有望得到补偿的运输成本、营销费用、平台抽成以及合理利润空间等多项费用,瞬间化为泡影,成为卖家不得不默默承受的沉没成本,这无疑给卖家的经营效益和资金周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小船出海”坚持分享关于亚马逊的一切,就像亚马逊的“今日头条",每日推送亚马逊的最新资讯,新手百科、运营干货、平台政策、产品合规、知识产权等关于亚马逊的任何问题,您都能在这找到答案。我们为所有亚马逊卖家提供免费的具体问题咨询和答疑,添加小船助理微信:Zoya0824,还能免费领取独家放送的《亚马逊“开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