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注册了美国商标就可以高枕无忧,品牌保护远不止于此。接下来,小船出海将为您揭示一些行业内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果你愿意,请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你身边从事跨境电商的朋友们,让他们在注册海外商标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提前规避潜在风险。
一、域名抢注与敲诈
收到电子邮件声称我的域名侵犯了他人权利,这真的构成侵权吗?毕竟这是我自己的品牌名称啊!
近期,一些卖家遭遇了域名抢注者的敲诈邮件。
邮件中声称,您的网站涉嫌侵犯了XX.com域名的权益,要求您在接到通知后立刻停止侵权行为,或者删除所有涉嫌侵权的图片和文案。如果三天内您没有对侵权通知做出回应或采取相应措施,他们将启动侵权投诉程序。
明明是我自己的商标,为何还会收到域名侵权的投诉呢?显而易见,这表面上是关于域名侵权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更像是一起域名敲诈的事件。
近年来,跨境电商领域出现了一种现象:有人抢先注册域名,然后以侵犯权益为由进行敲诈,最终迫使品牌方以高价回购,这已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秘密。
确实,如果发现自己的域名被恶意抢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商标与域名保护:预防与维权的双重策略
如果发现自己的域名被恶意抢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然而,采取法律途径维权往往伴随着较高的成本,有时甚至会出现“官司胜诉却经济受损”的局面。很多域名抢注者之所以敢于公然行动,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维权成本的高昂。
小船出海建议,虽然我们不应有害人之心,但必须保持警惕以防被他人伤害。在申请美国商标的同时,最好也注册相关域名。毕竟,与购买一个高价域名相比,注册一个新域名的费用通常只需几十元。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注册了美国商标和域名就万事大吉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即便完成了美国商标和域名的注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商家还必须警惕国内商标可能引发的侵权问题。
三、警惕国内外商标抢注与海关扣查风险
近期,有卖家在出口商品时遭遇了意外:他们的产品在海关被扣留,原因是他们的美国品牌在中国遭遇了抢注。
在品牌被他人抢先注册后,该抢注者向海关提交了备案,并声称卖家的商品侵犯了他们的商标权。在与抢注者沟通时,对方提出了高额的和解金要求。鉴于被扣货物的价值并不高,数量也不多,卖家选择不支付这笔费用。结果,海关继续扣押了这些货物,并且卖家现在面临着罚款的问题。
根据交流群中一位成员的分享,他遇到了一个相似的困境。他通过一家中介机构申请注册国际商标时,被告知该商标在中国已经被注册。为了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中介建议他同时购买中国的商标权。最终,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权益,他不得不额外花费4.5万元注册了中国的商标。
鉴于此类风险,品牌专家推荐,在申请美国商标注册的同时,最好也同步注册相应的国内商标和域名。这样做可以预防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纠纷,确保品牌权益得到全面保护。
确实,从2025年1月18日起,美国商标注册的官方费用将有所增加。这一费用是申请美国商标时所需支付的一部分。随着费用的上涨,明年申请美国商标的成本也将相应提高。因此,对于近期有美国商标注册需求的企业来说,建议在新规定生效前尽快完成注册流程,以降低成本。
面对跨境电商领域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要全面把握行业动态,必须广泛倾听多元的声音。与行业内的佼佼者并肩前行,往往能更早地捕捉到市场趋势。
小船出海交流群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您还未加入我们的交流群,可以通过关注我们,并联系客服,申请加入我们的群体,共同探讨和洞察跨境电商的最新发展。
“小船出海”坚持分享关于亚马逊的一切,就像亚马逊的“今日头条",每日推送亚马逊的最新资讯,新手百科、运营干货、平台政策、产品合规、知识产权等关于亚马逊的任何问题,您都能在这找到答案。我们为所有亚马逊卖家提供免费的具体问题咨询和答疑,添加小船助理微信:Zoya0824,还能免费领取独家放送的《亚马逊“开店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