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贸易战冲击波!中美行业受影响一览

2024-11-26T17:03:37
分类:新手攻略
作者:小船出海

在川普交易2.0时代,全球资本市场受到剧烈影响,各国货币纷纷贬值,美元的强势地位愈发凸显。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关税问题无疑是最值得关注的焦点。美国政府可能采取的加税措施、取消贸易优惠等行动,以及我国的应对策略,都是投资者迫切想要了解的关键问题。

小船出海深入分析了最新的专家会议纪要,将这些核心问题的答案进行了总结。掌握这些信息,即使面临市场波动,也能保持冷静。以下是会议纪要的主要内容:

 

1. 美国加税力度分析  

美国加税的力度可能非常严厉,最高可能达到40%-45%,甚至更高。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实际加税幅度最多达到60%,这已经是极限。加税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对GDP产生影响。同时,美国自身也会受到冲击,物价上涨,通胀上升。

 

2. 美国加税方式  

美国加税的手段多样,包括:  

(1)取消最惠国待遇: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原本享受低关税,现在可能直接提高到高关税,如手机税率可能从0%飙升至35%。  

(2)基于"301调查":美国声称中国"不公平",分阶段加税。  

(3)宣布紧急状态:利用一条旧法律,速度快,但对盟友国家难以解释。  

不同方法的效果不同,但都对中国不利。

 

3. 受影响较大的行业  

(1)手机、计算机行业:关税可能高达35%,导致大部分订单流失,手机出口可能下降60%。  

(2)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玩具、服装、鞋帽等):税率可能暴涨至50%以上,出口量几乎归零,出口的意义荡然无存。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苹果可能因利益关系获得部分豁免,但大多数企业无法享受这一待遇。

 

4. 中国的反击策略与美国的困境

中国可能不会简单地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而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反制措施,例如对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尤其是那些美国高度依赖的原材料。实际上,加税的成本有90%最终是由美国自己承担,包括企业采购成本上升和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此外,一些关键领域如房地产和能源供应,无法通过加税直接解决,美国政府内部对于如何推进政策也存在分歧。

 

5. 未来展望

当前许多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美国可能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或者试图“威胁”中国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墨西哥等地。如果中美企业的投资被迫分离,例如美国资本撤出中国股市,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以下是会议纪要的主要问答内容:

 

问: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上限是多少,对双方经济有何影响?

答: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上限取决于最终的谈判结果。理论上,如果按照莱特希泽的观点,要通过关税实现贸易逆差平衡,美国对华关税可能需要加到40%-45%,甚至更高。但这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GDP也会受到负面影响。不过,根据目前情况,60%的加税幅度可能是极限状态,实际影响可能有所减轻。

 

问:美国加征对中国关税的方式有哪些,各自的难度和效果如何?

答:美国可以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加征对中国关税:

(1)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税率可上升至目前中国对美平均关税水平之上。

(2)基于2018年3月针对中国的301调查结果,美国可以立即实施并可能分阶段提高关税。

(3)依据1977年的国家关键国际应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加征关税,这种方法落地速度相对较快。

 

问:取消最惠国待遇对中国出口的具体行业有何影响?

答:取消最惠国待遇后,中国商品会被加征额外关税。例如,手机类商品税率将从零升至35%,甚至可能更高。医药产品、化学品、矿物制品和食品等行业的税率也会不同程度上升,导致对美出口有所下降。其中,手机类产品的出口可能会因利润减少而下降60%左右,而医药类产品因已较高税率,其税率上升带来的出口下降幅度相对较小。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取决于其对美出口金额和价格弹性。

 

问:美国对中国出口商品中,手机、计算机、医药、矿物和食品等领域的税率大致是多少

答:这些领域的商品总规模达到千亿级别,目前平均税率大约为35%左右。

 

问:美国出口中哪些产品受跨国公司利益影响较大,哪些较小?

答:手机和电话机等产品涉及较多跨国公司利益,例如苹果手机可能申请关税豁免。而投影仪、集成电路、电器设备和机械设备等产品,主要由国内因素主导,跨国企业占股较少,因此享受豁免的可能性较小。

 

问: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服装、纺织鞋帽、橡胶塑料和家具等,取消最惠国待遇后关税将上升多少,对美出口有何影响?

答:取消最惠国待遇后,这些行业的关税可能上升43%至55%,最高可达1200亿美元左右。由于税率大幅上升至50%以上,对美出口将大幅降低至80%以下,几乎失去出口意义。

 

问:目前出海企业可能面临哪些潜在压力?

答:主要担忧是可能遭遇额外税收加征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因中国背景而在东南亚建厂的企业可能会受到额外打击。但短期内美国不太可能采取这一步,尤其是考虑到这些行业劳动密集型、美国本土产能不足且不涉及敏感领域投资。

 

问: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取消最惠国待遇,并将其作为谈判筹码?

答:目前尚不确定特朗普政府是否会取消最惠国待遇。虽然有智库认为美国可能希望通过加征关税作为谈判手段,但也有人认为美国可能通过采购农产品等优势产品来缓和关系。

 

问:特朗普政府的主要政策优先事项有哪些?

答:特朗普政府的六个优先事项包括:

(1)提高关税(60加10组合);

(2)减税,尤其是企业所得税立法;

(3)增加住房供应;

(4)增加能源供应;

(5)放松监管;

(6)驱赶非法移民。

其中,关税和减税可通过行政令快速实施,而立法需要的时间较长。

 

问:特朗普团队人员构成如何,尤其是在对华政策方面?

答:特朗普团队中,内阁成员整体偏向鹰派,但对某些关键职位如国务卿尚未做出最终决定。卢比奥等人的提名可能会影响对华政策走向,例如通过立法加大对中国投资的资本利得税,促使美国资本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脱钩。

 

问:全球加10%关税的措施会对美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答:全球普加10%的税将导致美国GDP下降一个百分点,通胀上升0.8到1左右。特朗普财长认为应考虑这一政策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完善机制以减少对盟友的惩罚,预计10%的税率不会全部实施,但对中国的关税问题较为严重。

 

问:如何动态管理对不同贸易伙伴的加税行为?

答:美国官员提出了一个二象限分类法,横坐标为贸易逆差额,纵坐标为贸易差额与关税差额,通过这种方式对每个国家进行分类,以便更公平地实施加税政策。

 

问:如果明年美国如期提升关税,我们会如何反制?是否采取互加关税的方式来进行反制?

答:我们会反制,但可能不会大规模对等加关税。现在跟美方接触时,会有一种警告意味,即如果美国增加关税,中国也会采取包括出口管制在内的反制措施。对于具体反制措施,例如矿产出口管制,由于存在部分不可替代的产品类别,我们会实施出口管制。

 

问:2018年301调查加征关税时,加征的关税最终由谁承担,是通过产能流失到海外消化需求吗?

答:根据上一轮的经验,中国对美出口下降主要是由于产业转移和美国寻找替代品导致的。在所加征的关税中,约90%的成本由美国采购商和消费者承担,并非全部由美国消费者承担。同时,也存在部分商品因全球找不到更优替代而仍由中国供应商以高价提供的情况。

 

问:拜登政府时期,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如何看待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情况?

答:拜登时期确实对中国去美国投资有所阻碍,但最近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交流了解到,特朗普政府时期曾支持中国企业赴美投资。目前对于非敏感领域的投资,如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电池、太阳能相关产业等,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这些是敏感投资,欢迎中国投资。不过,对于敏感领域的投资仍有限制,并且政策延续性还取决于共和党在未来的政治表现和决策。

 

问: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否意味着会加大对国外资本到美国的投资,尤其是对传统产业的投资?特朗普为何会特别看好台积电这样的企业,并希望其在美国投资?

答:特朗普政府确实希望吸引国外资本回流美国投资,但并非所有投资都受欢迎。他们会根据投资回报率、产业优势以及对产业链的贡献进行分类。例如,像台积电这样的半导体制造环节具有先进 技术和广阔应用前景的产业是被欢迎并优先考虑的,而对于全球过剩产能的传统行业如钢铁,则可能不 会得到同等程度的支持。特朗普看重的是台积电等拥有核心技术且能提升美国产业链完整度的企业。 这些企业不仅带来高科技优势,还能增强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地位。

 

问:对于涉及信息收集的项目,特朗普会持何种态度?

答:特朗普政府对于涉及信息收集的项目持审慎态度,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安全和数据隐私的领域。他们可能会对这类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管,以确保不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问:特朗普对涉及信息收集的项目持何种态度,特别是对台湾半导体等敏感领域?

答:特朗普可能对涉及信息收集的项目持不欢迎态度,特别是在台湾半导体等敏感领域。

 

问:是否有综合测算过美国通胀中住房租金和石油价格的部分如何相互对冲?

答:目前尚无完整的综合测算。房价租金占CPI比重较大,能源价格也占有一定比例。但由于特朗普增加住房供应和能源供给的描述较为模糊,缺乏具体量化数据,所以难以精确计算对冲效果。

 

问:这次特朗普对华政策与上一轮相比,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有何不同?

答:上一轮特朗普对中国主要实施了约3700亿美元的关税措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而这次更多的是关税影响,预计利差会抵消部分负面影响。但如果谈判得当,效果可能会更好。

 

问:目前特朗普政府在投资端有哪些限制措施?

答:特朗普政府可能会通过卢比奥方案加强对海外投资的限制,导致美国资本加速从中国中概股和港股市场撤资,这将带来较大风险,并且可能在明年年中左右实施。

 

问:企业出海,尤其是海外投资时,应关注哪些问题?

答:应关注美国是否会对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建厂采取行动,例如取消补贴、提高关税等。同时,需注意美墨加协议续签过程中的风险,以及中国产品可能面临的额外关税问题,这些都可能影响产业链的顺畅。

 

问:特斯拉产业链在中国和墨西哥的发展状况有何区别?

答:特斯拉产业链在中国与墨西哥的发展存在差异。许多中国企业为特斯拉配套而转移到墨西哥,而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等关键领域的受益者,其产业链相对其他产业链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问:最近一系列法案的影响及其可能落地的情况如何?

答:约翰逊和舒默正在商议将70多个法案打包进2025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中,这些法案可能会对具体产业链产生风险。预计在11月底或12月初会有初步情况,因为国防授权法案急需通过以确定经费分配。

 

“小船出海”坚持分享关于亚马逊的一切,就像亚马逊的“今日头条",每日推送亚马逊的最新资讯,新手百科、运营干货、平台政策、产品合规、知识产权等关于亚马逊的任何问题,您都能在这找到答案。我们为所有亚马逊卖家提供免费的具体问题咨询和答疑,添加小船助理微信:Zoya0824,还能免费领取独家放送的《亚马逊“开店百科”》!

关税风暴,贸易战冲击波!中美行业受影响一览